b体育官方下载入口私募股权的投资策略和借鉴 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纯干货,附案例。关于股权投资,除了投资经理个人和团队的水平外,私募股权的投资策略和优势,决定了私募机构能走多远。
首先,先科普PE 投资获利的三段来源。第一段是企业自身的增值,第二段投后助力和协同产生的增值,第三段是 IPO 后二级市场的溢价。
分析国内几家著名机构近 10 年的业绩,就算成功 VC-IPO 的项目,平均也要 6-7 年才能退出。
图为 100 家 VC 机构投资回报倍数的分布图,符合马太效应或恒者恒强。我们需要想办法进入前 10%,不然日子会过的紧巴巴。
1、私募股权投资已从 PE1.0 时代(考验眼光,确保收入和盈利的增加),和 PE2.0 时代(考验关系,确保市盈率的提升),进化到 PE3.0 时代(考验 PE 的能力,通过增值服务)。私募机构必须做的非常专业,能提供增值服务,才有人肯帮。确保自己投和别人投有区别,而不是去搭顺风车。例如,能提供产业协同、夹层基金、帮助规范管理、找人才、设计股权激励等等)
2、从私募基金完整的投资期来度量,最牛的基金也才 IRR 20%稍多,IRR 10%以上也很少。剩余大多数 PE 机构表现都很一般。如果某基金特别高,可能是阶段性的,或指某个项目。
3、的私募基金,都有其独特的投资策略和优势;且这种策略和优势有其历史渊源,我们不应该也没办法去简单复制。但我们可以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并根据自身现有的资源(例如,募资优势、行业知识储备、商务资源、人脉等),建立机构自己独有的,差异化的投资策略和优势。
通过高度集成的工厂化作业模式来保证投资的规模和质量。投资流程细化为项目立项、尽职调查、内核风控、投资决策等多个阶段,每个团队只负责其中的一个环节,保证了各个团队的专业性、独立性与项目运转的高效性。
盈科资本以券商内核制度标准创新性地建立了项目内核委员会。根据IPO标准对项目进行审核。由资深保荐人担任主席的内核委员会在尽调团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内核,保障了项目投资质量和IPO成功率。
投资六年来累计投资项目60余个,其中火炬电子和南威软件等11家企业已在境内外成功上市或并购退出,近10家企业在会排队。
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深耕近10年,从单一的商业模式向全产业链模式、系统性平台转变,不再是专注于某一特定时间段的投资,而是构建资本的全产业链和要素的大系统平台,形成天使、创投、pre-IPO、并购、债权、固定收益、夹层、海外投资等多种私募投资管理模式相辅相成的业务格局。
小巨人模式对外开放自身平台资源,激励作用明显。九鼎推出 “小巨人计划”即是在GP层面分出30%的股权给外部团队。由九鼎投资和优秀专业人士及其团队共同出资设立投资管理机构,开展某一项或几项具体细分领域的投资管理业务,拓宽传统成熟型企业参股投资之外的业务领域。通过公司的资源支持,帮助小巨人成长并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实现公司和优秀团队的共赢发展。具体合作方式上, 采取与相关人选及其团队核心骨干设立冠以“九鼎”字样的合资公司的方式予以实施,九鼎或其子公司在合资公司中持股比例为70%左右。
PE组织构架:共5人,1个Partner负责美国+印度(下属2人),1个Partner负责中国(下属1人)
对价格和条款不敏感(可以不要董事会席位、不要LP、不要Redemption、甚至不要Preferred Shares)
薪酬充分激励,2%管理费基本分光。(Tips:最好是投资人员自发性的时刻都在琢磨工作,前提是有上升的空间+钱给到位)
资管规模:75亿美元(2009年成立,已投完4只基金50 亿美元,当前在投第 5 只基金 25 亿美元)
投资项目选择:估值5亿美元以上,每只基金投7~8个项目;从PE投资角度出发,以数据为基础做投资判断
LP合作,在主基金募集阶段即把未来Syndicate的关键条款(管理费及收益分成、时间、权责等)全部谈好,出现投资机会时仅给几天 让LP做项目判断
和LP出资人和银行要搞好关系,大项目急需几十亿筹措不容易,窗口期很短,甚至来不及尽调,关键时候能果断支持。
Tips:Double-Down是一种策略,你赢了一块钱,再押两块钱。对于好的公司,你第二轮的时候一定要doubledown。两倍的。又过了大概18个月,也许时间短一点。他们这个公司又分化了。你一定是把最多的钱,给了最好的两家。所以你这个回报是最高的。
公司发展并不断完善一套严格的、可扩张的流程来发现和评估潜在投资机会、设计交易架构、为企业提供附加价值、并最终实现高额投资回报
向被投企业提供各种附加价值,包括:战略分析和定位,提高运营效率,预算管理,评估和操作并购投资,行业研究和竞争分析,发展战略合作对象,寻找管理人才
自创立以来,基金实现了连续 15 年、每年平均 31%的投资回报率,在所投的超过 110 个投资和收购项目(包括超过60 家控股交易)上,从未亏过钱
长期价值:从尽调期间就开始考虑如何为被投企业提供价值,与股东利益,共同成长,创造长期价值
专注企业软件 + 行业深刻理解 + 控股型投资 + 大企业退休CEO做专家,投后深度协同并入驻。所以,事业没有大和小,只有做的好和坏。小角色做好b体育官方下载入口,也能出彩。
超过180家被投企业,分布在药品、器械、医疗服务等各个领域通过70多个董事会席位获得大量的资源、信息和网络
一个优秀的投资人而言,有时候,重要的不是你的判断能力(在对好项目的判断力上不存在太大的差距)b体育官方下载入口,而是你有没有机会见到那个你心仪的创业者,从这个角度,机构和平台的价值会越来越大。除非你自带流量,如薛蛮子+徐小平。
产业投资基金是一个大类概念,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一般是指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或准股权进行投资,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期所投企业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在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未获通过的《产业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所定义的产业投资基金是指:“一种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即通过向多数投资者发行基金份额设立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自任基金管理人或另行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资产,从事创业投资、企业重组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等实业投资”。
(1)投资范围: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技术成熟的成长期企业未上市的股权,以个别产业为投资对象,以追求长期收益为目标,属成长性及收益性投资基金,而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范围更广些,并且更倾向于投资准备IPO的企业。
(2)组织管理方面:产业基金的投资人和基金管理之间的关系,由于缺少市场化的选择与安排,这样的激励机制促使其的投资方向,更加倾向于中长期的操作,促使收益的可持续性;而私募基金的投资人与管理人之间的关系,采用的是市场化的方法,导致其收到市场的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使其的投资行为,关注短期,收益率的波动幅度较大。
产业投资基金与证券投资基金相对应的一个基金模式,投资对象是实体产业,而并非证券投资基金集中于有价证券,这是二者区别的显著特点。
随着中国GDP增速的放缓,经济结构调整深化的时期,受到宏观政策和现有机制的影响,虽然近期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揽子的方案,但是中小企业的融资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空间。2014年,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对于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及民间金融的表态,反应了政府对于民间金融的发展是持积极态度,这为产业基金的发展支撑了发展的空间。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处在向深层次发展的时期,公司提供股权、债权投资,个人理财,资产配置与管理等金融服务,关注国内具有明显或潜在投资价值的企业成长中的需求和个人财富增长的愿望,以起到沟通市场、企业和个人的桥梁作用。
公司高层与管理团队具有成功的创业经历和丰富的投资经验,涉及的投资项目包括地产、金融、新能源、医药医疗、公益等各大领域。公司具有现代化的经营理念、高水准的职业操守、经验丰富的投资管理团队,依托强大的投资研究和风险把控能力以及强大的基金担保机构,而且制定了严格的投资管理流程和制度,立足于国内市场,为机构投资和广大投资者提供全面的投资管理和顾问服务,通过专业、严谨的风险投资理念,有效控制和降低风险,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项目描述:本项目融资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借款企业采购节能设备原材料使用。借款企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瞪羚企业,主要从事节能、环保的新型技术设备的研发与制造企业,主要产品有气能脉冲吹灰器、弱爆脉冲吹灰器、声波吹灰器,产品适用于电力、化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借款企业因业务往来大多都是国家重点专业设计院、锅炉厂、大中型电力企业、石化集团等,因为账务结算有固定的结费模式,所以存在一定的账务结算周期,造成现阶段流动资金紧张,购买原材料的资金需求缺口较大,因此短期内需要融资资金作为经营周转之用。
资金用途:本项目借款资金主要用于借款企业购买原材料使用,短期内对资金有一定的需求,同时要预留部分流动资金以备企业后续经营不时之需。虽然企业自身准备了一定的资金,但仍需融资部分款项以作周转之用。
资金来源:1、北京某区两套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112.96平方米,51.02平方米。北京丰台区住房一套,建筑面积47.2平方米。三套房子曾在银行办理过,共计115万元,截止目前借款企业还款记录良好,本项目为全余额抵押;2、借款企业法人代表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政策支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为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我国将实施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及应用、“城市矿产”示范、再制造产业化、产业废物资源化利用、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建设、节能环保服务业培育等八大重点工程,必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提出,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节能环保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扩大、节能环保服务得到快速发展。力争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大型企业集团。
企业背景:借款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节能、环保的新型技术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十年来,与国内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合作,从事专业的节能技术设备的研发,并拥有多项独立的产品注册商标及专利。目前已申报产品“弱爆吹灰器技术”相关的中国专利77项,拥有授权专利47项,其中发明技术专利3项,占吹灰器行业专利授权总量的51%。同时该企业在2010年、2012年及2013年被认定为北京市瞪羚企业,同时是吹灰行业中唯一一家经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备案的节能环保服务公司,属于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的朝阳产业。目前借款企业的吹灰器产品在火力发电企业应用较多,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在供暖、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垃圾发电等行业中的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对于借款企业而言,未来几年仍然会保持高速发展状态。
经营状况:借款企业目前可以为多个业务领域提供整体节能解决方案,主要涉及的领域为:锅炉脉冲吹灰器、锅炉整体节能优化、锅炉除尘、锅炉炉型改造、余热利用、工业水处理、脱硫脱硝、物料清通机、烟气余热制冷等。目前主要产品有气能脉冲吹灰器、弱爆脉冲吹灰器、声波吹灰器。借款企业目前通过自有销售团队、代理商、商业支持平台、行业协会、能源合同管理和融资租赁等模式进行产品销售。产品国内外均有销售。借款企业2012年末累计实现收入超过1.7亿元,净利润超过6000万,2013年1-9月份实现收入1.8亿元,企业营业收入成快速递增趋势,预计2013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企业发展前景较好。
由于美国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市场的逐步退出,促使世界上新兴市场化国家中,加之欧美资本市场的企稳,加之新兴市场国家普遍所面临经济结构的调整等问题,这些因素为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收益,更加的去向于不稳定。基金的功能则是,则是集中社会上的资金,通过组合化的投资,来降低投资风风险。
证券基金由于其投资对象针对于资本市场中的有价证券,基金收益取决于所选股票等有价证券的资本收益,但是2014年以来,由于整个面临IPO,欧美市场企稳等因素导致了股票中流动性趋向于偏紧,加之市场的不稳定因素,上证指数基本上是围绕2050点上下波动。从现有的金融体制下,虽然我国利率形成在央行给出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浮动区间,但是其利率的形成更多的仍是取决于行政对于金融资源的垄断,该种模式形成了固有的存贷利差,也是导致我国金融缺乏创新体制障碍。但是,金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人们理财观念的增强,需要更多的投资产品,另一方面则是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困境,资金的供需双方均需要社会上增加新的投资产品,而产业基金项目不仅回应广大投资者的理财需求,更是在现有金融体制下,拓展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从宏观经济层面,提升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微观层面则是,实现了投资者与中小企业多方的互利共赢。
近日两则医药行业的并购交易值得关注。一是康恩贝公布的收购伊泰药业88%股权交易,收购股权对应的评估值不到8000万,收购作价2亿元。伊泰药业目前尚处于亏损阶段,唯其拥有的独家品种麝香通心滴丸潜力巨大,2亿的收购对价估计绝大部分反映的就是这个品种的价值。二是海南海药公布的收购盐城开元75%股权交易,收购对价9300万元,取得年产80吨7-ANCA的产能,以取代原定投资1.96亿的自建项目。两项个案虽规模不大,但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全面理解产业并购的本质。
并购者分为两类,产业资本及金融资本,他们的存在目的、发展逻辑不同,因此在操作并购时的价值取向也会不同。产业资本的追求目标是提高现有产品(包括服务)的市场份额、获得新产品以开发新市场、整合资源以降低成本及提高效率、源源不断地获得现金流以支持自身发展、保持偿债能力以及分红能力。量化而言,可以归结为强大、健康、可持续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以及基于这些数据指标的市场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并购就是用现金购买未来有望放大的收入、盈利和现金流。金融资本追求的是资本的放大和增值,就是以一个相对可控的数学模型为基础,不断调整各种参数(比如PE、EV/EBITDA、折现率等等),以求得最佳的卖出价格。清晰、透彻地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更全面地评价不同类型投资者所主导的并购交易。
产业投资者主导的并购交易可归纳为两种价值取向,曰开源,即取得新产品(包括新业务)及扩大市场份额,曰节流,即以成本更低或效率更高的经营资源取代成本较高或效率较低者。很多情况下,在一项并购交易中会兼顾两种价值取向。
开源式并购如要实现最大化的利益,一是要选择即将进入或刚刚进入市场的新产品,二是要选择从未染指、地位重要但又进入壁垒较高的新市场。如是前者,收购时被收购标的的市场潜力尚未体现,财务指标必然不尽如人意,因此传统的PE、EV/EBITDA、PB指标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此时收购方应当彻底抛弃传统估值理念,从产品的潜在市场容量预期、竞争优势、渠道与营销网络对接以后产生的协同价值等方面来评判交易价值,上述康恩贝收购案例就是这类并购的典型。如是后者,市场版图、目标市场的不可替代性以及进入壁垒是优先的估值考虑因素,即评判、比较收购与自行开发市场所需耗费的有形成本以及无形成本,特别是丧失市场或者长期开拓市场的机会成本。此时,传统估值方式同样不是首选的评价参数,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市场版图以及份额扩大后议价能力的提升幅度、资源整合以后产生的成本下降以及效率提升空间,具体可参考Cardinal 收购永裕中国进入中国市场、上海医药收购中信医药取得北京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两项发生在2010年底的并购交易。这类交易的估值最终应当落实于量化的财务模型,即可预见的生命周期内收购项目所产生的净现金流总和,这种方式虽然不确定性更高,但相比较而言更为合理。
节流式并购则是另一种情形,比较普遍的包括:大型企业收购建设及营运成本较低的生产设施,以产品线的梯度转移降低制造成本,海南海药并购案当归入此类;收购成熟的营销平台,注入有一定市场潜力但营销不力的品种以发挥整合协同效应,提高营运效率。在这类并购中,传统估值方法更具合理性,因为这类并购更关注确定的资本投入对于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短期费用投入的利润率,此时PE、PB、EV/EBITDA便更具备针对性。
对于产业投资者而言,如果要确保并购交易的成功率,一定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营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实现比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在企业文化方面的融合,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确保市场开拓、资源整合及协同的顺利推进。这里介绍几个简单的管窥方法,面对一个潜在并购项目,首先看到的是对方的长处还是短处?首先思考的是如何整合协同实现价值最大化还是如何规避各种风险?管理层应时刻牢记,文化整合的失败是无法实现并购预期的最大风险。二是确保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贯性、坚定性,并按照既定的战略方向寻找能够实现发展目标的并购目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挖掘有限产业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三是提高财务报表、产品线及生产线的架构设计和规划能力,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和效率,确保通过整合协同实现超额利润。
前面提到,产业投资者与金融投资者不同,不能用金融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操作产业并购项目,要摒弃几种错误观念:一是不论并购对象,一律划一条PE、PB倍数的楚河汉界。即使同一个行业,每个标的都不尽相同;即使是相同标的,对于不同收购方的价值也是天壤之别。二是纠结于财务报表特定科目的会计影响,比如重组和整合费用、商誉摊销等等,财务报表只是并购成果的量化表现工具,并不是其追求的根本目的,不可主次颠倒。三是滥用对赌条款。在短暂的过渡期中,可以设置类似条款确保平稳对接,但长时间且与未来收购对价挂钩的对赌条款是资源整合、协同的巨大障碍,切勿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对于致力于于不断成长的企业而言,也许有个别佼佼者比如苹果,可以基本无需考虑以并购为手段实现其战略目标。他们的组织体系能够确保他们永远处于产品开发、营销、制造各环节的效率巅峰,或者他们能够牢牢掌控严格的内控流程,在此基础上随时将部分非核心环节外包。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b体育官方下载入口,并购交易就应该如同企业的其他经营环节一样,成为管理层必须时刻关注及投入资源的日常工作。
如今资本市场通常用PE(市盈率)或PB(市净率)对被收购企业进行估值,一来这种方式简单易懂、雅俗共赏,二来DCF(现金流折现)或EV/EBITDA(企业价值/息税摊销折旧前利润)相对复杂,且不确定因素似乎更多。我原来以为专业投资者比如基金经理、分析师应该倾向于采用后者作为基本的估值手段,现在发现他们也已经随大流,唯PE、PB是从。我有时觉得中国资本市场在根本上搞错了两个方向,在市场监管理念和规则方面,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在投资理念和估值手段方面,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这也是我们与国际资本市场根本性的差异所在。
市盈率是非常具有迷惑性的估值方法,这是因为会计基准下的净利润这一科目很容易被扭曲或者操纵。拿制药企业作为例子,我们或许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首先研究一下生产成本。未来3年间、或许更长5年间,制药企业将面临新版GMP改造的挑战,财务方面表现为固定资产投入导致的折旧费用以及软硬件营运费用的上升。对于产品毛利较高、市场空间持续放大的企业而言,这种不确定因素或许不构成实质性的影响,但对于同质化竞争、降价压力如影随形的普药企业而言,或许意味着毛利率大幅度降低、盈利水平急剧下降。对后者而言,实际上今天按照行业平均估值水平给出的PE是完全失真的,因为今天的低成本未来将难以为继。反过来,当某些企业率先完成改造,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短期内生产及营运成本提高、毛利率及利润率下降,其估值必然受到影响。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是在惩罚未雨绸缪的先行者,却给予行动迟缓者、不思进取者不恰当的奖励。要避免这种估值陷阱有解决办法,那就是获得相对可靠的企业未来数年的营运数据,包括资本支出预算、建设周期、产能、产品线的预期市场表现等等,以此建立财务模型测算生产设施升级改造对生产成本造成的量化影响。
其次我们应该关注研发费用。中国制药业研发费用比例较低,平均应该在3%左右。然而创新药企业有的高达8%,比如恒瑞、正大天晴、绿叶制药等,有的甚至高达20%以上,比如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复旦张江。创新药企业的根本在于研发实力,研发费用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是这种实力的体现。很多稳健的企业选择将研发费用最大限度地费用化,这样虽然企业得到税务利益,但不可避免导致盈利下降。虽然市场对于创新药企业有一定幅度的估值溢价,但总体来说是凭着感觉走,几乎没有分析师在这方面给出量化的估值依据。我个人认为,首先要仔细研究产品线(包括在研品种)的市场预期规模,然后是研发效率(以过往纪录判断成功率以及上市时间),这两点虽然很难,但却是合理估值所必须搞明白的。如果实在要算市盈率,应该根据一定比例将研发费用还原成利润作为测算基数。美国市场上有很多专注于研发的小型药企,即使处在烧钱阶段其市值也是数以十亿美元计,这种现象也许比较极端,但另一方面也凸现研发的内在价值,同时也提供了对在研品种进行估值的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研究。
另外谈谈商誉摊销这个诡异的科目,这个科目适用于并购活跃的企业。对于致力于不断成长的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并购交易就应该如同企业的其他经营环节一样,成为管理层必须时刻关注及投入资源的日常工作,很多境外药企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占权益的比率甚至达到30%甚至40%以上。然而,会计制度的规则差异导致另一种估值陷阱,收购溢价形成的商誉摊销将吞噬经营利润。反观同一控制人下的关联并购,会计处理中将交易对价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在权益科目中进行调整,结果是影响账面净值而不是损益表中的商誉摊销,可见实质相同的交易因为会计规则的差异产生截然不同的财务影响。对待商誉摊销,也许更为合理的做法是仔细研究被收购业务的真实市场价值,然后再对收购方的估值做出必要的调整,而不是无视会计规则的差异简单地以净利润为依据。
至于PB,除了适用于少数行业比如房地产、金融企业以外,我不知道对很多行业尤其是医药企业是否具备实质性的参考价值。
应当承认中国资本市场的现实似乎不容乐观,有些方法在理论上行得通、也是境外市场的惯例,然而在却中国寸步难行。究竟有多少公司具备必要的战略规划以及财务架构的设计能力,以使他们有能力向市场传递清晰的营运前景?究竟有多少投资者愿意理解这个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使他们有能力或有意愿对公司价值作出理性的判断?在这么多不确定性面前,绝大多数人只能采用最直观的市盈率进行估值,也许这就是最合理的方式。对于信息不对称的非专业投资人而言,这样做是合理的。然而专业投资者应该尝试运用其他方法对尽可能对公司价值作出更全面、更合理的判断,虽然有困难,但这就是专业人士的价值所在。对于从事并购交易的公司而言,决不可以将自己降格为财务投资者,盲目迷信PE、PB;更应当深入了解被收购方的方方面面,排除迷雾、掌握核心,避免落入估值陷阱,这是确保收购交易成功的技术保障之一。
大型集团化公司的财务报表不容易看懂,原因大概是三方面:一是因为行业跨度太大,合并报表所披露的信息不足以厘清每一个业务板块的真实面貌;二是公司结构复杂,有承担管理职能的母公司控股总部,还有作为利润中心的控股子公司、分享利润的参股公司,两个层面的交互变化会影响对公司业务价值的判断;三是收入来源繁杂,若不加甄别则曲解真实、可持续的盈利能力。所以,有必要分门别类,跳出简单的数字游戏,找出发现价值或者规避风险。
首先来看分行业数据。现在的披露标准要求披露分行业收入、毛利以及毛利率,而没有关于折旧摊销、三项费用的分摊数据披露要求。对于一项业务占据大部分份额的公司而言,这种细分或许没有太大意义。但对于若干业务板块贡献相当、然而细分结构差距甚远的公司而言,笼统地计算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此时没有实际意义。比如工商混业且盈利贡献相当的企业,因为毛利率、主营收入相距甚远,如无细分板块数据,比如最重要的分业务营业利润,合理估值便无从谈起。从这个角度讲,混业经营的公司估值不利,财务数据披露存在缺陷是主因之一。
其次要分析公司架构。很多大型公司的母公司纯粹是管理总部,本身并不从事具体经营业务,其下属全资或者控股子公司承担业务经营、盈利贡献。当然大多数情况母公司掌握财政资源,因此会取得财务收益等。合并报表虽然能够反映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但很多情况下存在某种程度的信息失真。比如母公司有巨大的财务收益如利息收入、理财收入、汇兑收益等,表面上提高了合并报表的盈利。然而这些收益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不加区分而归入整体的业务收益,实质上高估了子公司层面的盈利能力,从而导致误判主营业务的市场价值。因此,投资者应该做一项功课,将合并报表的相关数据减去来自于母公司报表的相应部分,还原主营业务的实际贡献,然后再评估公司价值。还有一种普遍存在的情况,参股公司的盈利贡献占公司总体盈利的比例较高。这部分盈利贡献应该与主营业务有所区分,且其估值标准亦应该参照主营业务给予折扣。
最后是分析盈利来源。扣除一次性收益比如出让资产、一次性政府补贴等项目,以公司的经常性收益作为估值基础已经成为市场共识,但还不够。比如在会计科目中,利息收入、汇兑损益实际上内纳入经常性损益项目,这样就可能造成误判。比如某些公司完成股本融资,在没有用于投资项目之前会发生大笔利息收入,这样将降低财务费用甚至出现财务收入。再比如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先升后贬,外汇收入巨大的公司便经历两重天,先是录得大量汇兑损失,而后却变成大额汇兑收益。如果不加剔出,表面上看经常性盈利大幅增长,实质上掩盖了主营利润增长乏力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