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浙商宏观:2024年4月基本面延续修复态势供给端修复较快核心在于工业稳增长政策效果凸显我们认为,2024年4月基本面延续修复态势,供给端修复较快,核心在于工业稳增长政策效果凸显,尤其是十大重点行业生产端扩张态势明显。在市场内生动力企稳以及稳增长政策发力的情况下,经济总体处于向潜在增长中枢回归的过程,制造业PMI连续2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经济回升的持续性较好,供给侧回升快于需求侧,工业品价格或有一定承压。
大类资产方面,上半年传统生产力相对占优,上游资源品(煤炭、钢铁、有色和石油石化等赛道)以及出口性价比红利(轻工、纺服、家具和家电)需重点关注。下半年新质生产力相对占优,TMT、生物医药和高端制造等领域需关注。固定收益方面,由于此前债市的宽松预期较为充分,博弈降息的过程可能阶段性告一段落,长端利率可能有所波动。
4月工业生产景气总体平稳,同时考虑到近两年同期低基数影响,我们预计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或为5.3%。从节奏上看,工业稳增长前置发力支撑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对全年目标的实现奠定较好基础,我们预计工业稳增长在年内前置发力实现相关工业增长目标后或逐步退坡,仍待需求侧实物工作量落地接续发力。
预计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8.8%(前值3.1%),三年复合增速4.6%(前值3.2%)。一方面,4月居民保持较高出行强度,五一节假期将至,出行数据提前“预热”,预计餐饮等高社交属性消费有望持续恢复。另一方面,房地产销售保持偏弱运行,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低于历史同期,地产后周期消费持续承压。
我们预计,2024年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有望维持在4.5%,制造业投资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5%,制造业投资增长10.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0%。值得关注的是,设备工器具购置延续涨势,是资本开支的重要支撑。据我们测算,3月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增速为18.1%。4月份,装备制造业PMI为51.3%,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运行在54%和52%以上。我们判断,受五一长假临近以及海运市场回暖等因素带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势较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汽车制造业的带动作用也在继续释放。后续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形成实物工作量,我们认为技术改造投资将成为投资需求的增量弹性来源。
预计2024年4月人民币进口增速为7.6%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我们提示,关注出口“性价比红利”带来的结构性机会,重视三大逻辑:
其一是发达经济体贫富差距扩大导致收入K型分化催生消费降级,和全球滞胀环境推动企业降本战略,我国供应链优势和产品性价比优势有望抢占份额,纺服、轻工、机械、家电和家具等领域的中高端品类或将受益;
其二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制造”出海带动我国出口增长;
其三是全球科技周期及碳中和进程的推进,有望在全球衰退环境下走出产业发展的独立趋势,带动我国机电产品和新能源品类(新能源车、光伏等)的出口增长。
预计4月CPI 环比持平,同比+0.2%(前值0.1%),CPI整体平稳。一方面,4月食品价格整体偏弱, 猪价低位持平,气候回暖后蔬菜价格保持季节性下行。另一方面,4月出行强度回归常态,出行链价格随之下降。
预计4月PPI环比+0.1%,同比-2.2%(前值-2.8%),PPI同比降幅收窄。4月原油价格震荡上行,国内成品油价格随之小幅上升。供给持续收缩、需求预期提振,铜价保持攀升。地产链工业品价格持续疲软,煤炭、玻璃和钢材价格环比3月小幅回落。
预计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较前值持平,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一方面,劳动力招聘市场经历“金三银四”,随着企业开复工率提高、消费场景恢复,新增就业岗位陆续增多,符合季节性特征。其二,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多措并举帮助高校毕业生与农民工就业。
预计4月人民币新增约8000亿元,同比小幅多增约800亿元,对应增速持平前值于9.6%;4月社融新增约7900亿元,同比少增约4300亿元,增速8.6%,前值8.7%;4月M2增速8%(前值8.3%);M1增速1.4%(前值1.1%),仍处低位。展望未来货币政策,我们认为总量性宽松操作仍有空间,其中,降准概率较大,时间点或考虑配合国债、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但降息(政策利率如逆回购、MLF利率等)需要考虑国际收支平衡的约束,当前人民币汇率仍有一定贬值压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仍需密切关注,因此我们认为短期看降息可能受到掣肘。但从降低实体部门融资成本的角度,LPR(银行报价)有较大概率继续被引导下行。
我们认为,2024年4月基本面延续修复态势,从复苏节奏上相较3月可能边际放缓,前瞻研判二季度GDP增速可能保持在5%左右。结构上来看,供给端修复较快,核心在于工业稳增长政策效果凸显,尤其是十大重点行业生产端扩张态势明显。在市场内生动力企稳以及逆周期政策渐次发力的情况下,经济总体处于向潜在增长中枢回归的过程。
从供给侧看,工业稳增长政策前置发力,对基本面有积极支撑,一季度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生产性服务业受益于工业高景气度。3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0%。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2.7%、8.2%、6.2%。
从需求侧看,由于3月份市场需求释放集中,4月份需求增速有所回调。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服务消费增长较快,1-3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0.0%。投资端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一季度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5%,制造业投资增长9.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5%。民间投资增长0.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7.7%。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42.7%、11.8%。货物进出口稳定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季度货物出口增长4.9%,贸易顺差13063亿元,机电产品出口增长6.8%,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2%。3月份,出口19869亿元,下降3.8%。
大类资产方面,大类资产方面,上半年传统生产力相对占优,上游资源品(煤炭、钢铁、有色和石油石化等赛道)以及出口性价比红利(轻工、纺服、家具和家电等行业)需重点关注。下半年新质生产力相对占优,TMT、生物医药和高端制造等领域需关注。固定收益方面,由于此前债市的宽松预期较为充分,博弈降息的过程可能阶段性告一段落,长端利率可能有所波动。
4月工业生产景气总体平稳,同时考虑到近两年同期低基数影响,我们预计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或为5.3%。从节奏上看,工业稳增长前置发力支撑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对全年目标的实现奠定较好基础,我们预计工业稳增长在年内前置发力实现相关工业增长目标后或逐步退坡,待需求侧实物工作量落地接续发力。
从高频数据上看,4月工业生产景气总体向好,但行业有所分化。其中汽车半钢胎开工率环比微增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同比高增;焦炉开工率环比、同比负增长,山东炼油厂开工率、全国高炉开工率、全国螺纹钢产量环比有所回升,钢铁生产链条呈现筑底特征;PTA产量较上月小幅下降。
当前工业企业整体的盈利基础仍需巩固,补库呈现平坦化和跳跃化的特点,工业生产的持续性仍待需求发力支撑。4月新订单及新出口订单指数双双回落,体现需求侧仍待发力。
从外需来看,出口性价比红利发挥我国出口优势,与外需联系紧密的出口导向行业,如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或有望保持积极表现。从内需来看,节能减排、提升效率等技术改造升级对制造业投资有所拉动,以旧换新政策对汽车消费有所支撑,基建实物工作量有望形成,4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3%,较上月基本持平。
4月份服务业景气有所回落,生产性服务业接力生活性服务业。4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服务业景气度有所回落但仍在扩张区间。据统计局披露,铁路运输、道路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景气度较高,餐饮、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预计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8.8%(前值3.1%),三年复合增速4.6%(前值3.2%)。一方面,4月居民保持较高出行强度,五一节假期将至,出行数据提前“预热”,预计餐饮等高社交属性消费有望持续恢复。另一方面,房地产销售保持偏弱运行,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低于历史同期,地产后周期消费持续承压。
4月份居民保持较高出行强度,五一节假期将至,出行数据提前“预热”。其中民航执飞量震荡后拐头上行,节前出行热度渐现,仍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市内交通出行强度进一步提升,12个主要城市地铁客运量不断攀升。从物流数据看,4月整车货运物流指数持续回暖,截至4月29日最新数据已持平2023年同期最高水平,反映出实体经济活跃度逐步改善。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4月局会议再度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落实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有助于后续居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4月乘用车销量较3月有所下滑,车市表现整体符合季节性走势。乘联会预计,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60万辆,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5.3%。其中,新能源车表现优异,预计本月零售72万辆,与上月持平,同比增长37.1%,渗透率预计达到45%。后续,随着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实落地,后续汽车消费有望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我们预计,2024年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有望维持在4.5%,制造业投资保持强劲增长态势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5%,制造业投资增长10.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0%。值得关注的是,设备工器具购置延续涨势,是资本开支的重要支撑。据我们测算,3月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增速为18.1%。4月份,装备制造业PMI为51.3%,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运行在54%和52%以上。我们判断,受五一长假临近以及海运市场回暖等因素带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势较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汽车制造业的带动作用也在继续释放。后续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形成实物工作量,我们认为技术改造投资将成为投资需求的增量弹性来源。
值得关注的是,重大项目的引领作用显著,特别是围绕“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作用明显。一季度,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1.7%,增速比全部投资高7.2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2个百分点。其中,计划总投资10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3.5%,增速比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高1.8个百分点。
我们预计,2024年1-4月份,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或可达到10.0%。重要的是,链长制陆续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采用。“链长制”作为产业治理实践手段,已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主引擎。我们再次提示,利润不再是研判制造业投资的单一指标,跨产业、跨领域、技术改造投资同样是预测制造业投资的重要变量。
第一,重大项目投资形成产业链正反馈机制。链主企业积极协调推进投资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全产业链顺畅运转。同时深化开展上下游、企业间、企地间等合作。例如,风力发电机组包含塔筒、叶轮等设备零件,涉及到上下游各类型制造业企业,实现更多上下游企业共赢。
第二,技术改造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激发。技术改造是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投资活动。2024年2月2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问题,我们预计政策端或更多鼓励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对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经济项目引进给予奖补。
第三,高技术制造产业集群催化投资聚变效应。2024年1-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42.7%、11.8%;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4.6%、16.9%。
我们提示,后续对于制造业投资不宜悲观。围绕加快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制造业的市场主体有望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布局结构。国务院国资委提出,要大力推进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围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坚持长期主义,加大布局力度。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部署,2024年国资央企要推动投资规模和效益平稳提升,聚焦产业链强基补短、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保障,积极布局实施一批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特别是推动数智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预计央企2024年将围绕产业链关键领域和标志性重点产品,推动落地一批强链补链重点项目。
一是未来以“三大工程”为代表的各项政策性投资有望助力地产投资逐步企稳。各项融资工具也有望进一步落地。三大工程的央行配套资金正在逐步投放,根据4月18日,央行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举办的《2024年一季度金融运行和外汇收支情况发布会》中提到,一季度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的5000亿元抵押补充(PSL)发放完毕。此外,根据住建部部长的记者问答:当前已有31个省份312个城市建立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上报的“白名单”项目达6000多个。截至2月底,商业银行已经审批超过2000亿元。
二是从1-2月开年地产投资增速来看(详细请参考前期报告《2014年1-2月宏观经济:工业稳增长乏力,开门红确定性较强》),2024年财务支出法对开年地产投资的“跳点”效应也明显弱于2022年和2023年,投资“前置和透支”效应弱化后,全年地产投资的走势节奏预计更为平稳(2022年、2023年的数据特征均为高开低走)。“跳点”效应弱化一定程度映射房企在停工压力下的投资付款需求整体减弱,新开工、施工、竣工三大分项也对应回落。
预计2024年1-4月基建口径(统计局口径)同比增长6.5%。在积极的政策基调和前置发力的财政政策呵护下,基建投资实现开门红,在高基数上仍实现了较高增长,但实物工作量受项目因素可能表现相对较弱,后续关注专项债和超长期国债发行,有助于带动基建实物工作量大幅改善。
政策积极定调,财政前置发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明确要求“着力扩大国内”,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并指明“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3月政府工作报告则明确要求“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我们在此前多篇报告中提示,百年未有之复杂局面下,结合大国博弈和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现实条件,在地方政府去杠杆和化解债务风险的背景下,中央加杠杆配合中央重大项目落地是重要的政策工具,超长期特别国债能够对短期维稳带来重要作用,同时持续多年的发行也将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应对外部风险提供保障。
如何理解基建投资与实物工作量的背离?年初以来,由于基建投资在2023年较高基数上依旧保持了较高水平增速,但与之对应的黑色、有色等商品价格表现较弱,开工率也相对较低,我们认为基建投资较高主因在于受财务支出法利好,实物工作量相对较弱主因在于政策和项目节奏,财政部持续推进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地方政府投资自主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要求,导致相关的实物工作量下降,同时中央加杠杆带来的增量投资,项目推进节奏相对较慢,并未能够递补实物工作量的下降。
未来关注财政支出进度、政府债发行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落地。未来我们预计基建投资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增长,重点关注三方面进展,其一是财政支出进度,广义财政边际增长的背景下,财政支出进度与基建投资增速关系紧密;其二是政府债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大概率前置发行,对基建投资形成积极支撑。其三,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主要投向重大项目领域,未来随着债券发行、资金下达并匹配项目,有望推动基建投资积极增长
局会议要求“加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局会议指出,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今年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较慢,主要受财政纪律整顿和项目审查等因素影响,近期发改委披露已经联合财政部对3.8万个专项债项目进行审查把关,在项目审查结束后预计后续专项债发行将显著提速。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本次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尽早发行并用好,参考此前2020年和2023年特别国债的发行节奏,预计本次超长期特别国债在二季度内开始发行的概率较高。
预计2024年4月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增长6.6%,贸易顺差888亿美元。我们从2023年底提出“性价比红利”概念,2024年出口实现开门红已有兑现,我们提示后续继续关注“性价比红利”带来的结构性机会,重视三大逻辑:其一是发达经济体贫富差距扩大导致收入K型分化催生消费降级,和全球滞胀环境推动企业降本战略,我国供应链优势和产品性价比优势有望抢占份额,纺服、轻工、机械、家电和家具等领域的中高端品类或将受益;其二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制造”出海带动我国出口增长;其三是全球科技周期及碳中和进程的推进,有望在全球衰退环境下走出产业发展的独立趋势,带动我国机电产品和新能源品类(新能源车、光伏等)的出口增长。
2020年至2023年,得益于我国供给侧的强大优势(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等),我国出口增速不断超预期,从3年中期角度来看,未来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多重挑战,地缘、意识形态冲突、贸易保护主义等对全球供应链、通胀等因素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供给优势仍将是出口韧性的重要支撑,重点关注“性价比红利”带来的出口增长逻辑。
供给优势下关注我国“性价比红利”。2020年至2023年,得益于我国供给侧的强大优势(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等),我国出口增速不断超预期,从3年中期角度来看,未来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多重挑战,地缘、意识形态冲突、贸易保护主义等对全球供应链、通胀等因素的冲击,我们认为我国供给优势仍将出口韧性的重要支撑,重点关注“性价比红利”带来的出口增长逻辑。
1)发达经济体消费降级和企业降本背景下,我国“性价比红利”受益“平替”逻辑。海外发达经济体天量流动性投放加剧全球贫富分化,发达经济体出现收入K型分化导致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并存,前者映射奢侈品的消费积极增长和涨价,后者则驱动消费者更加偏好“性价比高”的商品。此前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面临高通胀的背景下,日本生产的汽车、家具家电、影音设备等领域的产品依赖性价比优势大幅抢占美国市场。在海外消费降级和企业降本的大背景下,我国供给优势背后的性价比优势带来的出口机会需重点关注。一方面得益于我国供应链的强大稳定性,在生产、物流、仓储等环节的稳定性有助于降低总体供应链成本;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强国,在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制造业领域有突出优势,特别是纺服、轻工、机械、家电、家具、汽车等高端品类有望受益。中国的出口企业管理效能比较高,降低成本能力强,同时也能确保产品质量,只是品牌力不足,所以性价比的优势比较明显。结合2024年1-2月数据来看,汽车、纺织服装等出口表现较强,且我国对美出口也较强。
2)产业梯度、地缘和外交推动我国“性价比红利”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增长。新兴市场国家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对象国,首先,从产业梯度来看,第三世界和新兴市场国家正在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其背后的居民消费升级和产业发展对我国的资本品和产成品有持续增加的需求。在有限的购买力和经济约束下,我国产品的“性价比红利”更为突出。近年来,国产手机、汽车、机械设备等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规模显著增多。其次,近年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和扩大进口战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政策,作为第三世界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重要代表,在国际秩序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分量逐年提升,大国地位和外交阵地的步步提升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制造”出海,进而带动出口增长。其三,地缘等因素导致全球供应链重塑,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对我国产品的进口需求有显著提升。
3)发挥“性价比红利”,搭上新一轮产业浪潮的“快车”。全球碳中和科技具备独特的产业发展逻辑,与全球宏观经济周期不同步。当经济处于下行阶段而产业发展处于积极增长阶段,也会带动相关品类的出口,其背后与全球消费电子及半导体的销售周期高度相关。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基础的泛半导体行业具有极高的产业复杂性,需要全球各地的强大制造能力支撑。得益于“性价比红利”,我国在部分设备、零部件等领域具有突出优势。
此外,全球能源转型的迫切压力和各国碳中和进程的持续推进,考虑我国的新能源制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具备超强能力,新能源车、光伏等相关领域的出口保持较高的成长性。
4月进口数据有望边际回升。一方面关注后续政策落地对内需持续修复的带动,另一方面大宗价格受供给扰动有一定韧性,预计价格因素对进口读数也有支撑,进口增速有望保持较高个位数增长。我们预计,4月人民币计价进口同比增速为7.6%。年初以来随着政策部署的落地,各项政策逐步实施,可以看到国内房地产领域需求仍待修复,基建投资与实物工作量背离,主要受政策和项目节奏,财政部持续推进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地方政府投资自主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要求,而中央加杠杆带来的增量项目推进节奏相对较慢,社零消费等表现也仍待修复,内需渐近修复决定了进口修复也呈现渐进回升特征。
预计4月CPI 环比持平,同比+0.2%(前值0.1%),CPI整体平稳。一方面,4月食品价格整体偏弱, 猪价低位持平,气候回暖后蔬菜价格保持季节性下行。另一方面,4月出行强度回归常态,出行链价格随之下降。预计4月PPI环比+0.1%,同比-2.2%(前值-2.8%),PPI同比降幅收窄。4月原油价格震荡上行,国内成品油价格随之小幅上升。供给持续收缩、需求预期提振,铜价保持攀升。地产链工业品价格持续疲软,煤炭、玻璃和钢材价格环比3月小幅回落。
预计4月CPI 环比持平,同比+0.2%(前值0.1%),CPI整体平稳。一方面,4月食品价格整体偏弱, 猪价低位持平,气候回暖后蔬菜价格保持季节性下行。另一方面,4月出行强度回归常态,出行链价格随之下降。
4月猪肉价格低位持平。天气转暖,Q2为猪肉消费淡季,猪肉终端消费动力不足,加之冻品猪肉大量进入市场,供增需减带动猪肉价格微跌。农业农村部指出,生猪去产能效果的逐渐显现,能繁母猪存栏量、中大猪存栏量和新生仔猪数量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生猪价格有望低位回升。蔬菜方面,随全国气温普遍回暖,蔬菜价格延续季节性回落态势,水果价格保持震荡运行。4月居民出行强度回归常态,上半月机票、酒店等出行链价格持续回落,月底受“五一”假期影响机票价格有所上涨。
预计4月PPI环比+0.1%,同比-2.2%(前值-2.8%),PPI同比降幅收窄。4月原油价格震荡上行,国内成品油价格随之小幅上升。供给持续收缩、需求预期提振,铜价保持攀升。地产链工业品价格持续疲软,煤炭、玻璃和钢材价格环比3月小幅回落。
供给持续收缩、需求预期提振,铜价保持攀升。供给方面,由于3月矿场事故,全球最大铜供应商智利国家铜业Codelco的铜产量出现下滑,赞比亚冶炼厂因电力短缺削减产量,淡水河谷公司失去旗下Sossego铜矿的运营许可,铜矿供应持续紧缩;需求方面,新一轮设备更新政策利好有色需求,以旧换新政策推动空调等家电产品排产维持在较高水平,进一步刺激了铜消费的增长。受供需双端影响,4月油价持续震荡上行。一方面,OPEC持续减产使原油供给保持缩紧状态,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基本面的逐步复苏扩大了国际原油需求,全球油价保持上行态势。
地产链工业品价格持续疲软,煤炭、钢材和玻璃价格环比3月小幅回落,橡胶价格有所上升。进入4月,全国气温明显回升,北方供暖结束,终端用电耗煤增势放缓,煤炭价格整体呈下行趋势。一季度房地产销售保持低位运行,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持续负增长,钢材、水泥等需求较低,价格偏弱调整。
预计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较前值持平,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一方面,劳动力招聘市场经历“金三银四”,随着企业开复工率提高、消费场景恢复,新增就业岗位陆续增多,符合季节性特征。其二,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多措并举帮助高校毕业生与农民工就业。但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偏弱运行,地产新开工和新开工面积持续负增长,房地产业及其上下业用工需求较难提振。
向后展望,一方面,当前基建及地产财务支出有所前置,实物工作量后置,地产新开工和新开工面积持续负增长,房地产业及其上下业用工需求有待提升。未来随着基建、地产“三大工程”实物工作量的落地,相关上下游产业用工需求有望提升,有助于降低失业率。但另一方面,今年毕业大学生数量再创新高,能否稳定经营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是助力今年就业情况能否持续向好的关键,3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有所回落,经营主体的恢复态势仍需巩固。
预计4月人民币新增8000亿元,同比小幅多增约800亿元,对应增速持平前值于9.6%。预计4月信贷结构中,票据、非银体量较大。对于信贷需求,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弱修复,工业稳增长政策延续,供给端较强,但仍待财政政策、设备更新等需求端政策效果显现。
信贷供给方面,央行强调把握好新增信贷的均衡投放,4月18日央行公众号文章《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提出“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均衡投放,增强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拉长时间、跨越周期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以金融总量的合理适度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我们认为“拉长时间、跨越周期”意味着当前政策重心不在于金融数据冲量,而更注重资金投放效率,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待信贷金融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
我们认为目前货币政策有三方面诉求,其一是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以助力基本面目标实现;其二是信贷平滑投放;其三是防止资金空转套利(典型如贷转存、贷转金融市场投资等)。从当前金融数据落地表现看,当前政策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后两项。
从票据利率角度观察月内信贷投放状况,4月,票据-同业存单利差(6个月)低位运行,且倒数第二个工作日单日大幅下行22BP,或体现信贷体量不及预期。
企业信贷结构方面,预计基建、国央企为主要投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也是资金重点支持方向,如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普惠小微、民营企业、地产三大工程等相关领域,今年强调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将有所侧重。
预计4月社融新增7900亿元左右,同比少增约4300亿元,增速8.6%,前值8.7%。结构中,预计同比少增主要来自政府债券、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和股票,而信贷、企业债券能实现小幅同比多增,其他项目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当。
预计4月M2增速8%,前值8.3%,信贷走弱拖累M2。预计M1增速1.4%,前值1.1%,数据仍处低位,展望后续走势,预计受去年基数回落的影响,M1增速年内是震荡上行的,而居民消费、购房的修复空间相对受限,因此M1数据仍需依赖财政发力的强度。
展望未来货币政策,4月底局会议提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明确提及了利率和准备金率工具。我们认为总量性宽松操作仍有空间,其中,降准概率较大,时间点或考虑配合国债、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但降息(政策利率如逆回购、MLF利率等)需要考虑国际收支平衡的约束,当前人民币汇率仍有一定贬值压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仍需密切关注,因此我们认为短期看降息可能受到掣肘。
但从降低实体部门融资成本的角度,LPR有较大概率继续被引导下行,其作为银行报价,降准、降低存款挂牌利率等操作均可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进而影响其LPR报价,LPR的下行将带动实际利率回落,实体部门融资成本下降改善投资、消费情绪。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方面,预计结构性政策工具持续发力,发挥定向引导作用;短端资金面调控保持灵活适度,同步配合财政政策发力。
大国博弈超预期。如果中美等大国博弈持续演绎,意识形态对抗在军事、科技、金融、、外贸、气候治理、能源转型、农业等领域恶化,可能导致风险偏好转向。
地缘形势变化超预期。如果俄朝双方基于各自利益需求达成军事合作,激发美日韩对朝鲜施加更大的外部压力,或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和金融稳定构成一定威胁。